免费信息发布

纠结的中国人:忍着,忍着,这绝对是一种病态

来源:网络推荐 浏览:289次 时间:2017-02-07

中国人似乎有着惊人的天赋,不用学习,自然就能够制造出对立来。最普遍的对立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对立,在中国,财富不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,而是一个人地位的象征。中国人爱财,但又要装作一副视钱财如粪土的样子,以显示自己的精神境界比别人高。连自我都没有的人哪来的精神境界呢?但只有这样方能显示出自己比别人强,这才是他们的本意。

  中国人的财富观是有问题的。孔子说过一句话,君子爱财取之有道。国人好像都把重点放在了后半句,对前半句似乎没什么感觉。在他们眼里,只看重“取之有道”,而看不到“君子爱财”。所以,每个人都在追逐财富,却又鲜有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目标,而是像前面说的一样,故意装作不喜欢。不过随着儒学影响力的减弱,这种现象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,那就是赤裸裸的爱财了。这时候,财富又成了唯一。

  我们不需要假装清高,不在乎钱,也不必把什么都用财富去量化。其实,我们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选择的。

  

  微博的风行,也引出了些事端:一个人写了点东西,然后被某报纸或者某杂志引用了,可是对方并没有打招呼,也没有付稿费,然后呢,作者就在微博上抱怨,说某某引用了自己的东西但是没有付费也没有通知。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,也是极正确的事情,自己的东西被剽窃了,就应该大声说出来,而且还要追回相应的损失。

  不过有趣的不是他们的行为,而是他们的说法和看客的言论。通常,这些人都会在自己的表述中加上一句话,我不是在乎那几个钱,而是觉得被人侵犯了。重点就在这里,他们为什么要特意强调自己不在意那几个钱呢?

  我这里臆测一下,他们是怕被人说自己小气。这就很有问题了。一个正常的社会里,只要是你的,哪怕是一分钱,也必须是由你做主的。你有权利要,也必须要,没人会嘲笑你,你也不必特意标出来,我不在乎这几个钱。只有在畸形的社会中,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。在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时候,还要向别人解释。很奇怪的现象。

 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,说这话的人的思维是有问题的。他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,特别是自己微小的利益为小气,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想法,才会特意说明:我不是为了钱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笔钱太少了,要是几千万几亿的话,我想他们就不会说明了。这么做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,就是社会舆论。我们整个社会都觉得逐小利是一种没品的行为,为了那么点东西如此计较,不是小题大做吗?环境,给这些维权者带来了压力,他们必须做出解释。

  

  正是这些全民都有的思维,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。其实这还是群体性在作怪,每个人都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,不管那看法是否正确,他们都特别在意,生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,然后被抛弃了。所以,这个民族是以群体的稳定为前提的,在群体的稳定面前,任何的东西都要让路。而为了这几个小钱影响到了群体的稳定,这就犯了大忌了。有人会说“你至于嘛,为了这点事儿搞得大家都不高兴”,他们的关注点正是这里,大家都不高兴。所以,中国人对于小利益是不在乎的,不是因为他们不屑于在乎,而是他们觉得为了这个闹得大家都不高兴很不值得。但同时,他们心里又不会忘记,而是一笔笔记着,直到攒够了一定的数量,积压到了临界点时,他们就爆发了。这时候,一件小事就成了两个人翻脸的原因了。这件小事,就是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。

  而旁观这件小事的人会觉得这两个人就是没事找事,因为他们看不到之前发生的事,那些事情都在当事人的心里呢。于是,旁观者表面上就会来劝说,你看看,为了这点小事值得吗,然后在背后说这两个人真事儿,那么点小事也吵架。

  那么,怎么才能知道那两个人吵架的真正原因呢?只要听听他们吵架的内容就可以了。这种情况,两方面通常都会回忆过去,互相指责,你那次怎么怎么样了……之前所有的小事都被翻出来了,哪怕是某次吃饭谁埋的单。

  中国人很可爱,他们总做些逻辑错乱的事情,却又总是一本正经地跟你说他的脑子很清楚,看问题很透彻,理由言之凿凿,有了问题也不当面解决,而是忍着,憋在心里,然后慢慢积压,积压到一定程度了,统一爆发。这过程中,人们又总是虚伪地互相礼让,以表现自己的大度。其实每一件小事都是很好解决的,当时说开了就好,过后谁也不误会谁,大家还能在一起。非要自己憋着生气,到头来还得爆发,如此得不偿失,这笔账,聪明人都该算得清的。

  

  书名:纠结的中国人

  作者:臧一民

  出 版 社:江苏人民出版社

  定价:¥29.80